深市上市公司掀起股權激勵新一輪小高潮 科技創新企業成爲主力軍
證券時報記者 吳瞬
11月21日,大族激光發佈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1680萬股限制性股票。大族激光的股權激勵並非個案,截至目前,11月以來深交所市場披露的股權激勵方案已達到17起。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315家深市上市公司發佈了股權激勵計劃(涉及股票總數近46億份)。這也意味着,在回購增持潮後,深市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也掀起新一輪小高潮。
科技創新企業成爲主力軍
數據顯示,在今年深市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小高潮中,科技創新企業正在成爲主力軍。
根據證監會行業分類,今年以來共有49個行業的深市上市企業公告股權激勵計劃,其中公告數量最多的行業爲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60例,約佔公告總數量的20%;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8例,約佔公告總數量的1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32例,約佔公告總數量的13%;專用設備製造業32例,約佔公告總數量的1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16例,約佔公告總數量的5%,通用設備製造業和醫藥製造業各13例,約佔公告總數量的5%。
出現這一結果並不意外。目前,深市上市公司超2830家,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7成,其中,創業板“優創新、高成長”特色鮮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及生物醫藥等產業企業數量較多,對於技術人才與國際化先進人才等核心人才的依賴度遠高於其他行業,核心技術技能人才作爲支撐公司發展及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這類產業進行股權激勵的頻次也更高。
改革賦能公司積極響應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實施註冊制改革股權激勵的新政策給予了創業板企業更豐富的激勵工具、更廣泛的激勵覆蓋範圍,更高的激勵股比上限,以及更大的折扣力度等利好變動。該政策調整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操作空間,也得到板塊上市公司的積極響應。今年以來,創業板上市公司推出209份股權激勵預案,涉及股份數量20億股。
得益於有效解決部分核心技術人員“出資難”的問題,降低激勵對象的出資成本,第二類限制性股票被廣泛使用,以深市爲例,今年以來發布股權激勵預案的公司中,第二類限制性股票使用比例最高,佔比超50%。
加入創新指標激發活力
具體來看,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計劃大多與收入、淨利潤、淨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掛鉤,但近年來相關指標日益多元化,部分深市科技創新公司的股權激勵創新性地根據自身特點創新加入研發指標。
如川寧生物(301301)披露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公司擬向包括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核心業務(技術)骨幹在內的38人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計1180萬股,授予價格爲不低於4.74元/股。限制性股票對應業績考覈爲,以2022年淨利潤爲基數,2023年淨利潤增長率不低於30%;2024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25%,且2024年新增不少於3個合成生物學產品正式生產並形成收入;2025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25%,且2025年新增不少於3個合成生物學產品正式生產並形成收入。
不少深市上市公司也指出,運用好股權激勵,能夠激發企業更大的創造活力。
星源材質(300568.SZ)相關負責人指出,通過對核心技術人員及中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充分調動了激勵對象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與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能夠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促進公司持續、穩健、快速的發展。
中集車輛相關負責人指出,股權激勵爲公司第三次創業的發展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優秀人才,激發更大的創造活力;進一步促進完善現代公司治理制度,激發員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員工穩健經營,有利於促進公司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提升資本市場對公司的信心。
狂轰32+12+9!恩比德准三双,马克西不比哈登差,费城22分大胜